熱處理
(1) 采用適當?shù)姆绞綄饘俨牧匣蚬ぜ?/span>(以下簡稱工件)進行加熱、保溫和冷卻;以獲得預期的組織結構與性能的工藝。?
(2)整體熱處理。對工件整體進行穿透加熱的熱處理。?
(3)化學熱處理。將工件置于適當?shù)幕钚越橘|中加熱、保溫;使一種或幾種元素滲入它的表層;以改變其化學成分、組織和性能的熱處理。?
(4)表面熱處理。為改變工件表面的組織和性能;僅對其表面進行熱處理的工藝。?
(5)局部熱處理。僅對工件的某一部位或幾個部位進行熱處理的工藝。?
(6)預備熱處理。為了調整原始組織;以保證工件最終熱處理或(和)切削加工性能;在最終熱處理前預先進行的熱處理。?
(7)離子熱處理。在一定真空度的特定氣氛中;利用工件(陰極)和陽析極之間等離子體的輝光放電進行熱處理的技術。?
(8)高能束熱處理。利用激光、電子束、等離子弧、感應脈沖、渦流火焰等高功率密度能源加熱工件的熱處理技術。?
(9)真空熱處理。在低于1×105Pa(通常是10-1~10-3Pa)的環(huán)境中加熱的熱處理工藝。
(10)磁場熱處理。為改裝某些鐵磁性材料的磁性能而在磁場中進行的熱處理。?
(11)可控氣氛熱處理。為達到無氧化、無脫碳或按要求增碳;在成分可控的爐氣中進行的熱處理。?
(12)流態(tài)床熱處理。工件在由氣流和懸浮在其中的固體粒子構成的流態(tài)層中加熱或冷卻的熱處理工藝。?
(13)穩(wěn)定化熱處理。為使工件在長期工作的條件下;形狀和尺寸變化能夠保持在規(guī)定范圍內的熱處理。?
(14)形變熱處理。將塑性變形和熱處理相結合;以提高工件力學性能的復合工藝。?
(15)奧氏體化。工件加熱至Ac3或Ac1以上;以全部或部分獲得奧氏體組織的操作稱為奧氏體化。工件進行奧氏體化的保溫溫度與時間分別稱為奧氏體化溫度和奧氏體化時間。?(16)馬氏體臨界冷卻速度。工件淬火時可抑制非馬氏體轉變的冷卻速度低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