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鋼加熱到Ac1+20~30℃,短時保溫后冷卻到Ar1-20~30℃,再進行短時保溫,如此反復(fù)進行多次,稱為周期(循環(huán))球化退火(見圖1-14),也稱往復(fù)球化退火。在Ac1以上的短時加熱,除奧氏體化外,還可使網(wǎng)狀碳化物開始溶解,呈被切斷的形狀;而在Ar1以下保溫時變?yōu)榍驙?/span>,同時使珠光體中的滲碳體附著在這些球上生長。幾次反復(fù)后,便可得到較好的球化組織。此工藝易控制、周期短、所得球化組織良好,而且可以使工件的淬火開裂傾向大為減少。循環(huán)周期視球化要求等級而定,并以10~20℃/h冷速緩冷到550空冷。適用于過共析鋼及合金工具鋼,周期較短。球化較充分,但控制較繁瑣,不宜大件退火。
此工藝適用于小批量生產(chǎn)的小型工具等。在實際操作中,可將小型工件加熱到Ac1以上,然后自爐中取出空冷到Ar1以下,隨后又放入爐中加熱,如此反復(fù)幾次,能獲得滿意的球化效果(工件心部球化較差)。
在批量較大或球化質(zhì)量要求較高時,可采用自動控制專用設(shè)備。例如,某廠采用周期(循環(huán))球化退火代替等溫球化退火,對TA、GCr15鋼進行球化處理,其工藝曲線如圖1-15和圖1-16所示。